民事诉讼伪证不犯法吗?
一般情况在民事案件中是不存在伪证罪的,因为这个伪证罪只存在于刑事诉讼案件中,民事诉讼案件存在的伪证的行为,所以一般是由法院直接宣判进行拘留。
一、方式伪证的主要方式有:
1.对案件事实做虚假陈述;
2.对有关证据做虚假辨认;
3.伪造证据;
4.故意做虚假翻译等。
二、伪证后果
1.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对伪证者的制裁可以从轻掌握,进行批评教育则可。
2.如果伪证足以影响案件事实,但法官未采纳,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法律设计的罚款、拘留按情节适用。如果伪证影响了法官公正裁判,造成了严重后果,则法律规定对个人进行1000元以下的罚款和15日以下的拘留则显得较轻(除非伪证者能证明法官故意采信了其伪证)。
三、伪证是什么
1.伪证是在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2.中国法律规定,对作伪证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以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国外,许多国家都规定证人、鉴定人在作证、鉴定前必须宣誓,凭宗教信仰的力量约束证人、鉴定人不作伪证。经过合法宣誓的证人、鉴定人提供伪证,均以伪证罪处罚。在英国、日本,伪证罪的主体也包括翻译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诉讼做伪证可以起诉吗?
法律主观:
民事诉讼作伪证犯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伪证是在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情节,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标签: 民事诉讼伪证不犯法吗 民事诉讼做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