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激活撂荒地 “稻虾共生”奔共富
时间:2025-03-04 14:42:55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海南反季小龙虾抢“鲜”上市:科技激活撂荒地 “稻虾共生”奔共富

春日的海南,稻田碧波荡漾,水田里却藏着另一番热闹景象——一只只小龙虾活蹦乱跳,成为全国早春市场的“抢手货”。随着海口、琼海、三亚等地稻虾基地陆续开捕,海南反季节小龙虾以“错峰上市、壳薄肉厚”的优势,填补了国内冬季至初春鲜活小龙虾市场的空白。

稻虾轮作 土地效益提升3倍

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连片的稻田与虾塘交错分布,农户们正忙着分拣刚捕获的小龙虾。博鳌镇人大主席符文程介绍,2023年莫村整合868亩碎片化耕地,引入企业实施“稻虾轮作”,施行“统一管理、统一合作、统一分配”模式。首批218亩试验田,小龙虾亩产达210斤,稻谷亩产800斤至1000斤。

“既产生态米,又出生态虾,还盘活了撂荒耕地,一举多得。”符文程告诉记者,小龙虾按照平均40元/斤测算,亩均收益约8000元。再加上水稻收益,一亩地总产值有望突破1万元,土地效益提升3倍以上,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海南小龙虾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在于热带气候资源优势,并且抓住了上市时间差。从全国来看,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主产区养殖的小龙虾主要在每年的4月到10月集中上市,而海南的反季节稻虾产能恰好可以弥补全国11月到3月的产能空白期。错峰上市的早虾是市场上的稀缺货,单只重量在50克以上的虾出货价高达60元/斤,30克的虾也能卖到35元/斤,经济效益可观。

科技赋能 生态种养加速推广

除了天时地利,海南小龙虾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为此,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专门牵头成立了海南省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并定期组织专家到各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撑,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助农行动,把好的科技成果送到企业、养殖户手中,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虾壳红亮、肉质紧实,秘诀全在科技。”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冬梅的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小龙虾样本揭示了“稻虾共生”的生态密码。她的团队研发“光合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三位一体水质净化技术,将养殖水体的氮磷浓度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既保障虾苗存活率,又减少农药使用。

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益新村的实践印证了这项科技支农的效果。2023年,返乡青年冯汉勇在王冬梅团队指导下,将150亩撂荒地改造成“稻虾共养”试验田。通过底部增氧、菌类发酵饲料等技术,实现了小龙虾直供湖北市场,大规格的小龙虾单价超60元/斤。“以前种水稻每亩收入不到千元,现在养一季小龙虾就能赚8000元。”冯汉勇计划2025年将规模扩大至2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加入。

在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高秆水稻与澳洲蓝龙虾演绎着“上下铺室友”的共生关系。浙江大学培育的1.8米高秆稻为龙虾遮阴降温,虾的排泄物反哺水稻生长,形成闭合生态链。村民颜友成算了一笔账:传统水稻亩产800斤,而通过“稻虾共生”模式,单单澳洲蓝龙虾亩产就600斤,增收近万元。如今,这种“一田两用、粮虾双赢”的生态种养模式正在海南加速铺开。

政策引领 产业多元化发展

在琼海市大路镇禾虾土基地,分拣工冯裕森手法娴熟地将龙虾按规格装箱。“以前打工要出远门,现在村里每月就能赚40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像他这样的农户,益新村基地吸纳了10余人,土地流转租金加上务工收入,让家庭年收入翻番。撂荒地成了“工资田”,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据统计,海南稻虾产业已带动超千名农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两万元以上。

随着消费市场扩大,海南小龙虾产业正向多元化延伸,琼海“莫村稻虾农业公园”计划融合垂钓、观光、餐饮,打造农旅综合体。2025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重点推动本土小龙虾虾苗繁育、深加工和品牌建设,让“海南鲜虾”从季节优势迈向全年竞争力。

为了确保这一产业行稳致远,海南省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以渔促稻、稳粮增效”思路,规范种养标准,计划到2027年全省推广1万亩稻虾基地,打造2个区域品牌。2024年,海南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700亩,较前一年翻两番,成为全国热带高效农业的创新标杆。

标签:

最新
  • 科技激活撂荒地 “稻虾共生”奔共富

    原标题:海南反季小龙虾抢鲜上市:科技激活撂荒地 稻虾共生奔共富

  • 吉林延边成韩国游客度周末热选 将推出定制游

    在韩国釜山工作的林贞美一直想出国散散心。最近,旅行社建议她,可

  • 港珠澳大桥春节“爆单”!单日15.6万人次刷新纪录

    蛇年新春佳节,一桥连三地港珠澳大桥持续迎来跨境出行高峰。据珠海

  • 差价在交易中意味着什么?差价合约和期货的区别是什么?

    差价在交易中意味着什么?在金融交易领域,差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 赣州国际陆港:物流服务高效便捷

    日前,X9238次中欧班列从赣州国际陆港鸣笛驶出,满载着家具、电子产

  • 驻马店市第三十二小学举行“不忘历史 不负未来”主题教育

    历史,是岁月长河中沉淀的记忆,承载着过去,警示着未来。为了培养孩子

  • 党永刚:六十六年磨一剑 计算所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博鳌12月5日电(赵秋玥)12月2日至4日,2024企业家博鳌

  • 两江新区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将实施七大行动

    中新网重庆11月23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两江新区推进空天信息产

  • 青海海东:多条政策措施落地 助房产市场持续“升温”

    中新网青海海东11月14日电 题:青海海东:多条政策措施落地 助房

  • 秘鲁专家:中秘合作前景向好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卡洛斯·阿基诺1

  • 新晋网红刺梨真是“水果之王”吗

    柠檬纯纯就是‘营销咖’,刺梨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才遥遥

  • 山东省曹县人民法院:自觉锤炼五种修养 夯实守好“最后一道防线”之基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基层法院,距离人

  • 11月5日央行开展18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 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出台

    近日,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G

  • 暴跌!油价已身处悬崖边缘?

    原油的地缘风险溢价急剧降温,油价存在崩溃的风险,最终的底部甚至

  • 浙江杭州:农业农村领域多场景应用无人机集中亮相

    10月25日,一架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固定翼飞行器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 旅游
    • 演绎百年交响 展现淮高力量 淮滨高中学子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国总展演中斩获佳绩

    • 西峡农商银行:“三驾齐驱”跑出帮企解困加速度 环球观点

    • 福特汽车呼吁结束罢工 防止产业损伤加剧

    • 全球实时:开屏广告应兼顾效益与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