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上名校会变容易吗?
时间:2025-03-14 17:20:24来源:澎湃新闻
名校要扩大招生了。

在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分别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和“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在3月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进一步明晰了今年的扩容方向:“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根据澎湃新闻的梳理,截至3月12日晚,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至少16所“双一流”大学先后宣布增加今年本科的招生名额。

哪些“双一流”高校已宣布扩招?

3月2日,清华大学首先宣布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清华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披露的数据,去年该校共招收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这意味着今年清华大学的扩招幅度在4.3%左右。

同样宣布今年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的北京大学,扩招幅度为3.8%。根据北大近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校本科阶段招收录取的内地学生,已至少连续3年都稳定在3910人上下。

而扩招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农业大学。3月6日,中国农业大学宣布,2025年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等学科领域,增加500名本科生名额,扩招幅度达到了13.6%。

除了以上16所大学外,也有一些“双一流”高校被指即将扩大今年的招生名额。例如《厦门日报》报道称,今年厦门大学的本科也将扩招,但具体增加名额需要等待教育部批复后公布。

同时,澎湃新闻也注意到一些高校提到近几年一直在持续扩招。

上海交通大学在3月5日表示,近年来该校一直“在‘小步快跑’,年均扩招近150人,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南京大学则在题为《南京大学连续第四年扩大新工科本科人才培养规模》的消息中提到:“近三年南京大学持续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根据澎湃新闻的梳理,在已宣布2025年本科扩招的16所“双一流”大学中,有7所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在2024年已开始调整。

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都在2024年进行了本科扩招。

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郑栅洁也提到,2024年“双一流”高校已扩招了1.6万人。

面向AI等新技术扩招

不过,今年高校扩招也与往年有所差别。

除了扩招顶尖高校更多、整体扩招规模更大外,澎湃新闻注意到,本轮名校扩招的生源,大多集中在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中。

上海交通大学要“扩大三大先导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以及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武汉大学将“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的扩招会“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

这届考生,上名校变容易了吗?

在“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扩招后,澎湃新闻也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声音,认为本轮扩招是“开闸放水”,会降低名校录取难度,甚至会催生学历泡沫:

《中国顶级大学集体“开闸放水”,这届考生赶上了近十年最大红利期!》

《扩招!2025届高考生赢麻了!今年绝对是最容易上大学的一年!》

但这些文章只看到了供给的增多,却忽视了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等人的梳理,2021年时,“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约为64万人。假定2022年和2023年招生规模变动不大的前提,那近两年3.6万人的扩招名额占整体的比例为5.6%。

但与此同时,从2021年到2024年,高考参考人数也从1078万人增长到了1342万人,增幅达24.5%。考虑到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受到了中职单招被纳入高考统计口径这一影响,用应届普通高中生人数做计算更为合理——从2021届的792.7万人增长到了2024届的905万人,增幅达14.2%。

针对本轮名校扩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分析,国内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当更多人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既能缓解个体焦虑,也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徐星说。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李星则提到,“优质本科扩容不是简单的数量扩招,而是通过增加高水平教育资源供给,缩小区域、校际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并进。”

澎湃新闻也注意到近两年的“双一流”高校扩招中,包括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名额扩招数量较多,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考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概率。

不过,这轮高校招生扩招,至少短期内会对文科考生产生不利影响。多所知名高校都提出要着重发展新工科,例如综合强校复旦大学近期宣布“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

标签:

最新
  • 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上名校会变容易吗?

    名校要扩大招生了。在继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1月印发的《

  • 前两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增长均超五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中

  •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

  • 中央一号文件: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 多地土拍“开门红” 带动楼市预期持续修复

    2025年,北京、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相继迎来土拍开门红,为楼市持

  • 腊八送温情 粥到暖人心——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开展“腊八粥”文明实践活动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一天起,新年的

  • ​西平县出山镇特辑:历史文脉中的特色产业——鲈鱼养殖

    西平县出山镇历史文脉源远流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依托水资源

  • 2024(第八届)产业园区与商办新驱动力峰会举办

     12月18日,2024(第八届)中国产业园区与商办新驱动力峰会如

  • 粤东城际铁路桑浦山站初具雏形 料明年1月主体结构完工

    中新网揭阳12月21日电 (郭军 许骏杰)12月20日,由中铁城建集团承

  • 长春健博会搭平台 42个项目签约186.04亿元

    中新网长春12月11日电 (谭伟旗 金乔)记者11日从第三届世界中医药

  • 中证协召开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暨全体委员会议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题:中证协召开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

  • 全球首创机场跨座式单轨捷运系统车辆在重庆下线

    中新社重庆11月28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单轨捷运系统

  • 江苏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加速推进,成效初显

    记者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管理部门获悉,截至11月7日,江苏省战

  • 餐饮业最新趋向,这份报告带你了解

    来源标题:餐饮业最新趋向,这份报告带你了解餐饮业一头连着百姓餐

  • 《云之羽》、《七夜雪》……鸭鸭羽绒服为何能屡屡压中爆剧?

    来源标题:《云之羽》、《七夜雪》……鸭鸭羽绒服为何能屡屡压中爆

  • “绿色与碳中和城市项目”2024年年会在武汉举办

    近日,全球环境基金第七期(GEF7)绿色与碳中和城市项目2024年年会在

  • 旅游
    • 今日讯!商城县民政局: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检查 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 信达澳亚基金新FOF募集失败 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世界视点

    • 河南社旗:“四颗心”让人代会更富新意

    • 演绎百年交响 展现淮高力量 淮滨高中学子在“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全国总展演中斩获佳绩